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年度报告
(202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
实验教学中心名称: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实验教学中心主任:关亚群
实验教学中心联系人/联系电话:万明/15099186497
实验教学中心联系人电子邮箱:438023816@qq.com
所在学校名称:新疆医科大学
所在学校联系人/联系电话:阿米娜/0991-2110095
2021年2月25日填报
第一部分 年度报告
一、人才培养工作和成效
(一)人才培养基本情况
新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成立于2008年,是新疆唯一一个国家级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新疆各民族医药卫生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中心构建了“人体解剖学、人体形态学、机能实验学、病原生物学和分子医学”五大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模块,形成了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大平台。承担了临床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中医学院、药学院等13个学院、16个专业及专业方向、4个学历层次、11门主干课程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2020年完成15346学时实验教学工作量。2020年度开设实验项目225个,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占48.8 %,实验开出率100%。
中心开展的实验教学从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实际水平出发,根据不同学科特点建立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自我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实验安排由浅入深,由验证型到综合型及设计型实验,内容设计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目的,兼顾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解决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将科研思维融入实验教学,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研讲座活动,引导学生尽早地接触科学研究领域,鼓励申报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
中心各实验室均配有多媒体设备,可用于实验中播放教学视频素材,提高实验的效率和质量。形态数码互动实验室采用先进的显微图像分析系统和数码互动系统观察细胞组织,学生在观看教学内容的同时,教师也可以适时了解学生实验的进展情况,并进行实时的辅导,以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机能实验学引进网络信息技术,建立先进的、多功能虚拟仿真实验室,把实验技术水平推上一个新的台阶,实现实验教学手段现代化,促进了实验教学质量进一步的提高。
2020年疫情期间,基础医学院各课程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和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线上实验教学。人体机能学、病理生理学利用泰盟软件VMC-100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进行线上实验教学,该平台学习以虚拟仿真实验操作为主,点击相应的实验项目,分别进入实验目的、实验原理、虚拟实验模块进行学习,其中虚拟实验模块有各种预设测试题,学生在观看过程中根据提示完成测试,测试成绩会在完成虚拟操作后显示,教师在后台统计成绩。同时学生完成虚拟实验后,在“作业”中完成老师预先上传的作业,学生在线完成并提交,教师在后台批改。学生学习成绩由在线情况、虚拟操作成绩、作业成绩组成,最终按照一定比例汇入期末考试成绩中。
病理学、人体寄生虫学、医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和系统解剖学等学科利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北京大学实验教学视频、中国大学慕课、QQ群课堂或腾讯课堂、雨课堂、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魔课云平台和梦之路云平台等多种学习平台,教师在线讲解实验原理、实验内容,学生通过电脑、手机登录各种实验教学平台进行操作和练习,体验虚拟仿真实验的操作过程,完成实验报告的书写。形态学科学生自主学习慕课、观察图谱,结合3Dbody软件和视频学习,教师答疑解惑。
(二)人才培养成效评价等
中心积极发展本科生教育,大力拓展交流与合作,本科实验教学质量得到大力提升。在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同时,不断推动实验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取得了明显成效。
1.学生积极参加大学生创新实验。2020年度中心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5项,获得自治区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3项,获得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1项,参与学生人数150人。另外,人体解剖学实验模块中实验教学人员组织学生完成解剖学标本制作大体标本10具,其他标本200余件,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实验教学比赛再创佳绩。2020年度中心举办了医学免疫学思维导图比赛、人体寄生虫学思维导图比赛、医学微生物学思维导图比赛、医学细胞生物学模型大赛等活动,参加学生约2200人次。通过比赛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除此之外,中心老师还积极开展各种笔记大赛和课前十分钟小讲课比赛等活动。
3.学生成绩有了一定的提升。在本年度的期中及期末考试中,11门主干课程的平均成绩有了一定的提高。
二、人才队伍建设
(一)队伍建设基本情况。
中心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以全面提高实验教师队伍素质和实验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培养优秀年轻骨干教师为重点,坚持依法治教、优化结构,强化激励,发展内涵的方针,围绕国家级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自治区重点学科建设,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形成良好的竟争机制和激励机制,构建了一批高素质、高水平,具有团队意识、创新意识的实验教学人才梯队。
示范中心以优化实验师资队伍结构、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与学术能力为目标,通过密集出台一系列青年教师师资培养相关制度和举措,稳步推进中心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开展新进教师培养,取得良好效果。中心设主任1名,各功能实验室主任和副主任各1名。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现有教师201名,其中专任教师149名,实验技术人员43名,管理岗位9名。中心具有高级职称教师82名,占比40.8%;具有硕士学位教师111名,占比55.2%,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66名,占比32.3%;同时,中心积极引进人才,目前拥有特聘教授1名,自治区 “天山学者”3名。援疆干部1名。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于2020年12月成立了教学指导委员会。设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2人,委员20人。教学指导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主任和秘书各1人。并制定了新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学指导委员会章程。
(二)队伍建设的举措与取得的成绩等。
按照加强实验技术队伍建设,充分调动实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深化实验教学队伍管理体制改革,完善运行机制,打造创新型人才培养,构建高水平的实验技术平台,不断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总体要求,在《新疆医科大学实验技术队伍建设实施意见》的基础上,中心于2016年制定了《新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新进青年教师培养管理办法(试行稿)》,构建了基础医学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和学术能力培养、校内、外培养相结合的师资培养体系。
1.加大实验教师及技术人员人才培养力度。对于新进教师及实验技术人员按照学历分为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学历而实施不同的培养计划,即“2+2”“2+4”培养模式,并规范了青年教师的师资培养程序、培养目标及考核办法。2020年有4名教师进入博士阶段深造,同时,2020年示范中心选派7名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参加各类教学培训及会议。包括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中国生理学会高峰论坛、全国高等院校一流课程建设暨“打造一门金课”策略与实施培训会等多种会议,从而稳步推进实验教师队伍业务能力的综合提升。
2.加强实验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实验人员的技术水平。新进人员进入中心轮转,进行各专业业务培训的基础上,将实验技术人员的培训纳入师资培训体系,坚持在职培训、校内培训为主,脱产学习为辅,通过学历提升、技能培训、资格培训、考察学习等多种培训形式提高实验人员综合素质。精心制定实验技术人员培训进修计划,每年选派实验技术人员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与进修。积极创造条件,保证有实验技术方法手段改进、实验教学仪器设备功能开发和实验教学改革成果的实验技术人员参加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提高实验技术创新能力。
3.完善考核体系,进一步健全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实验教师和技术人员考核体系,采取平时考核、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相结合、定性和定量考核相结合的形式,考核指标全面、公正、客观地反映实验技术人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业绩,考核结果作为实验技术人员职务晋升、聘任、奖惩和分配的主要依据。制定科学、合理的实验技术人员工作量计算办法,已经将实验教学、实验室管理、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质量提升等因素纳入到津贴分配体系中。增加实验技术队伍中高级职称的比例,职称评定时重点考核实验技能水平和实际工作业绩,对在实验教学和仪器设备功能开发等工作中成绩突出者优先予以聘任或低职高聘。
4.将示范中心队伍建设与重点学科人才队伍建设相融合。2016年新疆医科大学成功获批自治区人民政府、国家卫生计生委和教育部共建院校,同年基础医学获批自治区“十三五”重点学科-高原学科,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根据学校文件精神及总体部署,中心结合基础医学实际情况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部委省共建工作推动基础医学院“十三五”建设目标的实施方案》及《基础医学自治区“十三五”重点学科建设目标任务书》,进一步加强了示范中心人才队伍建设的整体规划。
三、教学改革与科学研究
(一)教学改革立项、进展、完成等情况
中心注重教学改革,目前拥有自治区级在研教改项目11项。2019年申报“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医学教育研究课题”立项1项。2020年申报“自治区高校本科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立项1项。2019年申报“新疆医科大学第十期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自治区级立项9项。教学改革内容多样,主要涉及:1.实验教学内涵的建设与改革,加强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建设。努力体现应用性、创新性、开放性的特点;在教学目标上,努力增强适应性,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适应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2.开放实验室。通过开展大学生创新实验,吸引更多的学生自主参加科研训练,促进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3.教学手段多样化,开放虚拟实验室。利用虚拟实验室,可以弥补师资力量的薄弱、实验室资源的配备数量不足等客观因素。
(二)科学研究等情况
目前省部级及以上在研科研课题共74项,总经费达1135万元。其中2020年新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自治区级项目7项。并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进行结题。
2020年发表科研论文32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3篇,申请获得专利4项。
四、信息化建设、开放运行和示范辐射
(一)信息化资源、平台建设,人员信息化能力提升等情况。
1.建立了示范中心网络平台,规范了管理,人员信息化能力稳步提升。(1)中心各实验室均已经安装触控一体屏,通过引进网络信息技术,基本实现实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目前示范中心拥有形态学9间数码互动室,通过局域网络学生可以共享教师及其他同学的实验内容及操作,同时授课教师也可以及时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实验情况。引进数字化切片,购买和自制了一批数字化切片,初步建立了数字化切片库,为学生的形态学实验的学习提供了大量的素材。拥有机能学信息化集成化实验室3间和人体实验室1间,借助人体实验设备完成人体实验数据测量,得到的数据更加真实有效和直观。将基础医学实验和临床相结合,为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奠定了基础。(2)完善实验教学网络资源。实验教学、考试大纲、实验教案、实验录像、模拟实验项目等均进入了校内网络系统,含有各个实验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有实验理论要点、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结果分析等内容;含有各个实验的电子文档教案,明确教学时间安排、重点、难点等内容,方便学生上网随时查阅和自主学习。(3)规范了网络化管理。实验器材及药品试剂管理包括:实验教学设备统计、仪器设备使用登记、维修登记、损坏赔偿登记和报废登记、药品试剂账目;实验教学资料管理包括:实验项目、实验课表、实验开出率、实验室利用率等;实验人员基本情况管理包括:实验人员基本信息、实验人员实验准备记录、实验人员考核情况等。
2.示范中心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
2020年度示范中心共投入1083.466万进行教学环境及教学资源改善。完善了“人体解剖学、人体形态学、机能实验学、病原生物学和分子医学”五大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模块,形成了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大平台。实验用房总面积为10767平方米,可同时容纳2000名以上学生进行实验。其中数码互动实验室9间、人体实验室1间、虚拟实验室1间、病理生理学生物信息化集成化信号采集系统实验室3间、解剖学实验室(配有尸体库、标本制作室)14间等。中心目前共有仪器设备5137台套,总价值7663.6万元。
以实验教学改革带动实验室平台建设,优化实验教学资源配置和共享。完善了“一体化、多层次、开放式、综合性”基础医学实验课程教学体系,由验证型实验教学逐步转变为综合型、设计型、开放型实验教学。实验教学覆盖所有基础医学学科,实验开出率100%,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实验兴趣浓厚,基本技能宽厚扎实,实践创新能力强,实验质量明显提升。同时中心开展各种创新性实验大大支撑了学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总体工作安排。
(二)开放运行、安全运行等情况。
1.中心面向全校大学生开放。开放范围:2020年中心除承担学校16个专业的本、专科、研究生及留学生15346学时的实验教学工作任务外,还面向全校大学生开展创新实验项目及创新创业项目29项,其中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5项,自治区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1项,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3项,提高了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实验条件及师资保障:中心拥有各类实验仪器设备5137台,实验室充足,满足形态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各学科开展创新实验的基本条件,同时中心具有各学科相应实验技术人员及实验指导教师,为学生各项实验的顺利进行提供重要保障。
2.安全运行有保障
(1)安全运行制度有保障。根据新疆医科大学的一系列实验室管理及安全保障制度,如《新疆医科大学实验技术队伍管理制度》、《新疆医科大学实验室设备、材料管理制度 》、《新疆医科大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办法》等制度为基础,中心结合各实验室的特色,制定了相应的便于操作的具体实施办法,例如制订中心实验室安全制度、三废处理制度、病原学实验室管理制度、实验动物管理制度及废品处置办法和防火、防盗、防爆、防破坏基本措施及安全制度。同时示范中心建立了实验室设备责任人制度,做到日常设备运行、管理、维护责任到人;大型、精密仪器均由专人保管,定期维护。
(2)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确保各职能部门联动。中心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相结合,成立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做好应对各类事故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经费准备、工作准备,加强培训和演练,做到常备不懈,并实现各职能部门相互联动。
(3)做到安全教育警钟长鸣。中心教学环境清洁、整齐、卫生,生物安全环境达到国家要求。实验室定期对实验室管理人员、实验教师及实验技术人员进行实验室安全规范教育,不断加强各类实验人员安全责任意识,并确保进入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和学生接受定期的安全教育。做到实验室各类标识明显,仪器设备的教学使用及维修等情况均有记录,确保仪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仪器设备保管与维护责任落实到人,运行效果好;确保实验动物的购置、使用和实验后的处理(包括废弃物收集和处理)符合相关规定和处理措施;中心每学期开学和期末各一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三)对外交流合作、发挥示范引领、支持中西部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等情况。
1.中心经多年的建设,现已成为新疆医科大学对外交流的的窗口之一。中心成立至今,已接受国内多家医学院校的教师(团)来访和其他高校专家参观、开展科普教育活动和接受自治区科普活动任务,前来参观的来宾对我院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水平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对口支援单位中南大学也来示范中心进行参观学习和交流。
2.承担地州卫生学校教师培养和指导任务:接收新疆各地州卫生学校教师进修学习,并结合学校政策派多名教师到克拉玛依学院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巴州)支教,对该单位实验教学人员的实验技能和标本制作技术进行指导,有力地支持了新疆医学教育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是由优秀的各民族实验教师共同组成的实验教学团队,支撑着新疆医科大学西医学、中医学、维吾尔医学、哈医学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并面向农牧区基层医疗服务,打造各民族合格医学生队伍。此外,留学生的培养工作增强了我校对周边国的影响,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留学生实验教学体系,并逐步与国际医学教育接轨,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形成辐射周边国家的医学教育事业。同时,承担了面向农牧区乡村医师的培养任务,探索了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模式,稳疆固疆,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3.中心积极参与国内、外同行交流。2020年中心邀请国内知名学者来中心做学术报告会5场,选派7人参加示范中心联席会会议。
五、示范中心大事记
(一)有关媒体对示范中心的重要评价,附相应文字和图片资料。
无
(二)省部级以上领导同志视察示范中心的图片及说明等。
无
(三)其它对示范中心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活动等。
1.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申报与结题稳步保持
根据教务处下发的《关于申报我校2020年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的通知》,组织中心老师积极申报,本次共有29项获得立项。其中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5项,自治区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1项,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3项。
2.继续举办各课程知识竞赛与大赛
2020年度中心举办了医学免疫学思维导图比赛、人体寄生虫学思维导图比赛、医学微生物学思维导图比赛、医学细胞生物学模型大赛等活动,参加学生约2200人次。通过比赛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除此之外,中心老师还积极开展各种笔记大赛和课前十分钟小讲课比赛等活动。
3.举办师生座谈交流会。本学年在每学期期中考试后,结合各课程、各班级的实际情况召开师生座谈交流会,教学管理者、教师与学生针对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各类问题进行探讨交流,并提出整改措施。此后,召开学生教学信息员反馈会,将整改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
4.梳理了国家级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实验室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开放机制,推进国家级示范中心实验室的网络平台建设。
六、示范中心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建设力度不足。下一年度新疆医科大学将引进知名院校优秀的虚拟实验教学成果和方法,搭建起我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整体框架,建立虚拟实验教学体系,为教学和对外交流服务。
2.部分实验课程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较低。为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依据临床专业认证专家建议,紧密结合新版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实验教学改革,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
3.示范中心的基础和研究的网络化资源平台相对比较薄弱,网络实验教学资源还需进一步充实,几大模块优秀实验教学团队及其实验资源建设有待加强,建设的质量还有待提高。
七、所在学校与学校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
1.政策支持
新疆医科大学认真贯彻、执行《新疆医科大学实验室建设五年规划》、《新疆医科大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办法》、《新疆医科大学实验教学管理办法》、《新疆医科大学实验教学质量评价管理办法》等与实验教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有关的一系列政策、文件和制度,调动了实验教师的实验教学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实验教学、科学研究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服务和条件保障。
2.经费大量投入
2020年示范中心经费投入共1083.466万元,其中耗材费204.69万元,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项目建设经费799万,用于加大示范中心建设,购置仪器等设备。教学业务费61.5万,用于举办各种竞赛和见习实习交通费等。教学差旅费12万,用于教师培训等。学生活动费1.456万。公务费4.82万。
3.大力支持中心实验教学改革
在学校大力支持下,实验教学改革进一步强化,改革内容主要涉及一下几个方面:
(1)完善实验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注重与科研和社会应用结合,利用中心平台开展大学生创新实验,直接与应用相结合。完善了“一体化、多层次、开放式”的创新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形成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分层次的有特色的基础医学实验课程体系,涵盖验证型、综合型、设计型、创新型实验。
(2)更新实验内容:根据医学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进行了实验项目更新试点,开展了形态学实验教学内容的整合,新开设了《医学形态学综合实验》,并将部分开放性实验列入常规设计性实验,如大动物实验,通过一系列改革增加了综合型、设计型项目实验的比例。
(3)开展“实验教学互动模式”教学的试点:通过积极开展大学生创新实验和开放性实验不断提高学生参与各类实验的兴趣和热情。如解剖、病理学实验教师及技术人员通过指导学生亲自动手制作解剖大体标本10具和其他标本200余件,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操作能力。为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八、下一年发展思路
1.实验教学类型转化。依据临床专业认证专家建议,紧密结合新版人才培养方案,加大实验教学课程改革力度,实验项目年更新率达5%,含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实验课程达到85%,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占总实验项目数达到60%。改革现有机能实验课程,探索开设线上和线下、基础与临床结合的整合实验课程。
2.教学平台建设。依托国家级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力争成功申报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依托大学虚拟实验平台建设,实现形态学虚拟仿真数字切片教学平台;力争申报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1-2项。
3.实验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完善实验教学师资队伍规模与结构,大力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不断提升人才队伍水平,高层次人才作用不断凸显,为学校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提供强劲的人力支持。引进1-2名实验教学的学术带头人。强化激励机制,优化实验教学队伍结构,促进教学质量和水平提升。
4.实验室设备建设。 新校区实验室建设的基础上,根据最新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实验项目更新,进一步完善和更新目前已有的硬件设施,进行实验室建设,保证实验教学条件进一步提升。